高考楹聯題研習與訓練
作者: 建平 | 發布時間: 2015/4/14 13:33:25 | 32006次瀏覽
楹聯高考題一般以選擇題形式出現,江蘇卷分值賦為三分,只要老師組織學生認真研習與訓練,無需耗費多少時間,就會拿取這幾分。
一、高考題解析
1. 下列詩句與“墻頭雨細垂纖草”對仗工整的一項是(3分)(2014江蘇卷)
A.水面風回聚落花 B.數峰無語立斜陽
C.樓上春容帶雨來 D.蟬曳殘聲過別枝
答案:A
試題分析:本題是個綜合性考查,既考考生對聯常識,也考了對仗和詞性的相關知識,但難度不大。對仗最主要的是要詞性相對,即名詞對名詞,動詞對動詞,形容詞對形容詞等;結構相對,即主謂、動賓、定中等。本題“墻頭”可與“水面”和“樓上”(名詞性偏正結構短語)相對,“雨細”只能與“風回”(主謂結構)相對??蛇xA。
考點:正確運用常用的修辭方法。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E。
2. 閱讀下面的文字,完成1—4題。(2014北京卷)
“千門萬戶曈曈日,總把新桃換日符?!辟N春聯是中國人過年時的一項傳統民俗活動。人們通常在除夕這天,將寫好的春聯貼于門上。春聯的字數可多可少,但上下聯必須構成對仗,如四言聯“春安夏泰,秋稔(rěn)冬祥”,六言聯“冬盡梅花點點,□□□□□□”。春聯寓意吉祥,言簡意賅(gāi),深受人們喜愛。
春聯是僅在春節這一特定時節張貼的對聯,而對聯還有其他種類,如婚聯、壽聯、挽聯,以及為園林建筑 甲 (題寫/題簽)的楹(yíng)聯等。對聯的撰寫,往往注重其 乙 (蘊涵/內涵)與品位。尤其是名聯佳對,文辭講究,意蘊豐富, 丙 (吟詠/涵詠)起來鋃鋃上口,齒頰留香。對聯或鐫(jùn)刻或書寫,楷行隸篆,其中不乏藝術精品。
在文中方格處填入下列語句,恰當的一項是(2分)
A.萬戶楊柳依依 B.千家喜氣洋洋
C.春回爆竹聲聲 D.春來微風縷縷
答案:C
試題分析:“萬戶”“千家”詞性與“冬盡”不匹配,排除A、B項;比較C、D,C項在內容上能夠照應“過年”,詞性、結構、平仄也合適;D“縷縷”平仄與上聯的“點點”不匹配,故選C為佳。對聯句式對仗,詞性嚴格相對,詞義相近或相反,用語宜雅忌俗,詞語不能重復。春聯要能體現節日特色。
考點:正確運用常用的修辭方法。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E。
下列關于“對聯”的表述,正確的一項是(2分)
A.字數限于四言和六言 B.上下聯講究對仗和押韻
C.只適合在喜慶場合張貼 D.常常與書法藝術相結合
答案:D
試題分析:文中說對聯字數可多可少,排除A;文中沒有提到對聯必須押韻,排除B;對聯不僅用于喜慶場合,還有其它種類,如挽聯,排除C;注意這不是文學常識題,是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,其實對聯是講求押韻的,言簡意深,平仄協調。
考點: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。能力層級為理解B。
3. 用下面的短語組成兩副有關春節和端午節的對聯。要求:上下聯各為七字,語意連貫,符合節日和對聯特點,不得重復使用短語。(4分)(2014山東卷)
門上桃符 碧波競舟 江邊柳線 青艾驅瘴 迎春綠 十里歡 耀眼紅 千家樂
答案:春節—江邊柳線迎春綠;門上桃符耀眼紅。
端午節—青艾驅瘴千家樂;碧波競舟十里歡。
試題分析:備考要引導學生對傳統文化的了解,本題體現試卷的人文性、文化性,包含對聯、節日、習俗等方面的基本知識。掛桃符是春節習俗,根據對仗結構“桃符”對“ 柳線”,進一步思考“綠”應該寫“柳線”,由此推斷“紅”寫“桃符”,確定“門上桃符耀眼紅”“ 江邊柳線迎春綠”;根據對聯平仄特點,最后一個字“綠”為仄聲,在上聯,“紅”平聲在下聯。同樣的思維,競渡是端午節習俗,根據對仗結構,“競舟”對“驅瘴”,“十里”寫“競舟”貼切,所以確定“碧波競舟十里歡”,“ 青艾驅瘴千家樂”; 最后一個字“樂”為仄聲,在上聯,“歡”平聲在下聯。
考點:選用、仿用、變換句式。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E。語言表達簡明、連貫、得體、準確、鮮明、生動。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E。
4. 以下四副對聯分別對應四位文學家,全部正確的一組(2014天津卷)
①金石文章空八代 江山姓氏著千秋
②剛正不阿留得正氣凌霄漢 幽而發憤著成信使照塵寰
③何處招魂香草還生三戶地 當年呵壁湘流應識九歌心
④大河百代眾浪齊奔淘盡萬個英雄漢 詞苑千載群芳競秀盛開一枝女兒花
A、①韓愈 ②班固 ③屈原④蘇軾
B、①韓愈 ②司馬遷 ③屈原④李清照
C、①歐陽修 ②司馬遷 ③賈誼④蘇軾
D、①歐陽修 ②班固 ③賈誼④李清照
答案:B (分析略)
二、實戰模擬訓練
1.下列詩句與“細水浮花歸別澗”對仗工整的一項是(3分) (2015揚州一模)
A.碧天如水倚紅樓 B.斷云含雨入孤村
C.冷紅泣露嬌啼色 D.雁迷寒雨下空壕
答案:B
2.下面四句本為湖南長沙岳麓書院中的一副對聯,請依照文意與對聯的一般原則,選出最適當的排列方式:(2015蘇州一模)
甲、江闊天高 乙、鳶飛魚躍
丙、識此心之分量 丁、見斯道之流行
A.甲、乙,丙、丁。 B.乙、丁,甲、丙。
C. 甲、丙,乙、丁。 D.丙、甲,丁、乙。
答案:C.
考試對聯不會超越高中生所要掌握的難度,如死對、合掌、三平尾、三仄尾、古音等。只有你用心于其中,必有收成。今日靜心鑄劍,明朝昂首奪魁。相信你一定會取得好成績。